新学期开始,很多重返校园的孩子们都惊喜地发现,学校的校舍变新了,变靓了!原来,就在刚刚过去的炎热暑假里,全市180多所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校舍安全加固改造工程,截至昨天,这些学校全部完成校舍安全加固改造工程及验收。目前,本市中小学校校舍加固完成率居全国前列。
加固工程给校舍上“四保险”
■墙体抹灰刷浆,变得更厚 ■屋顶重新支梁,变得更稳
■楼体穿进钢筋,变得更硬 ■地面更换材质,变得更轻
作为河西区完成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的三所学校之一,新学期一开学,师大二附小的学生欣喜地发现,迎接他们的是面貌一新的校舍:校舍楼体穿钢筋;校舍屋顶变成漂亮的红色坡顶;教学楼内各层楼面的水泥地面“升级”成塑胶地面。校长感慨地说,“短短一个暑假,没想到整个学校都变新了。”
老旧校舍多是砖木结构
据了解,列入今年河西区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的三所学校,校舍建成都超过三十年,因此大多老旧,设备也需要更新。其中,师大二附小校舍建于1961年,三层砖木结构,占地2232平方米;友谊路小学建于1988年,三层砖混结构,占地942平方米;而津海中学的校舍最为老旧,建于1952年,三层砖木结构,占地1539平方米。负责河西区校安工程的天津建工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国说,“这种砖木结构的建筑建成年代都比较早,一来砖木结构本身就缺乏坚固度,二来天长日久建筑必然有所损伤,一旦遭遇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必然会出现安全隐患,危及师生安全。”
新校舍能抗7级以上强震
负责工程监理的张建国介绍,“此次校舍安全加固工程,主要是为了达到抗震的目的,校舍加固后全部都能抗7级以上的强震。”据悉,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全部校舍加固工程都抢在暑假期间完成,施工单位昼夜施工,仅用了短短50多天,就为师生们打造出了既结实又漂亮的新校舍。
为了保证抗震加固的效果,工程主要从四大方面对校舍进行了“强身健体”:一是外墙实施“墙加柱”,墙体高强度刷浆、抹灰,这种做法能使墙体的厚度增加,增强抗震性能。二是楼顶全部换新,鉴于校舍建造年限较长,特别是津海中学和师大二附小都是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将老旧的瓦片和木头搭成的屋顶全部去掉,“这种屋顶年久失修,一旦出现地震,屋顶很容易首先坍塌。”张建国说,整个工程把屋顶全部换成红色坡顶,重新支梁并灌注混凝土,同时选用隔热、防晒、保温的新材质,既保证屋顶强度,又美观大方。三是楼体内沿加柱、穿钢筋,保证楼体内沿的强度。四是教学楼地面翻新,把原来的水泥地面全部换掉,一楼地面采用砖质材料,二三楼地面采用塑胶材质,“这种材质轻,能减少楼层承重,同时人走在塑胶材质的地面上,几乎听不见声音,减少对师生上课的干扰。”
空气质量检测全部达标
如此短时间内的施工装修,会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呢?
张建国表示,施工结束时需要由监理方、施工方、设计单位和教育局四方认定检测,少一份验收检测报告,新校舍都不能投入使用。考虑到师生的健康,每一所进行校舍加固改造的学校都必须通过“室内污染控制”检测,甲醛、氨气、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氡浓度均符合Ⅰ类民用建筑标准。目前,无论是楼道还是教室,都没有新装修带来的刺激性气味。
三所学校负责人表示,学生正式上课之前都会召开家长会,向每位家长汇报学校校舍加固整体情况,并展示所有工程检验和检测合格书,让家长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
不少学校硬件同时升级
借校舍加固工程的机会,不少学校的硬件也随之全面升级。如河北区教育局利用暑假时间,对全区存在问题的中小学校校舍分批次进行加固,与此同时,昨天记者在增产道小学看到,各教室在装饰一新的基础上,配备了弧形黑板和先进的教学投影仪等新设备。
红桥区投资1000万元,对六所学校的六栋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同时也进行硬件提升,如西青道中学更新了教学楼内的厕所、操场铺设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
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督察组负责人:
历时3年 全市加固重建437栋校舍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的承诺。
校舍安全与每位师生的生命安全休戚相关。为使百分之百的校舍“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被称为“阳光工程”的校舍安全工程排查工作去年已经全部完成,天津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校安工程在今年还被列为天津市的20项民心工程之一。
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督察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全国校安办的要求,天津市统一组织了全市各个区、县对中小学进行了排查、鉴定。从2008年7月到2009年10月,已经对全市所有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排查、鉴定,在排查、鉴定的基础上确定372栋加固建筑及65栋重建建筑。并将排查、鉴定需加固及重建的学校校舍列入了天津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3年规划。”天津市共有1435所中小学,建筑面积为965万平方米,总计需要加固、重建面积93.67万平方米。其中,列入去年加固、重建面积35.98万平方米;今年即将加固、重建的面积为50.97万平方米;2011年加固、重建面积6.72万平方米。
红桥区教育局校舍安全加固工程负责人:
优先解决 学生活动密集区域加固
问:此次进行抗震加固的学校是如何选择的?
答:红桥区校安办排查小组按照全国校安办颁布的排查标准,对全区35所中小学、243栋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投资1000万元,对铃铛阁外国语中学、西青道中学等六所学校的六栋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加固总建筑面积19014平方米。这些学校大多数是建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的,存在一定的抗震隐患。
问:哪些校舍是加固重点?
答:校舍安全排查是面向所有教学用房的,优先并重点解决学生活动密集区域的加固问题,如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等。加固的主要方式是,一,在建筑外檐增加附壁柱、附壁圈梁,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二、在楼道内用角钢将散体的预置板形成整体,并通过H型钢将教室不连贯的大梁连成纵向整体。三、在楼道、楼梯间砼构件上粘贴碳纤维辅合材料,提高砼构件抗拉强度,增加砼构件的抗震等级。四、承重墙通过挂钢筋网,抹高强度水泥砂浆,增加墙体的抗震性。
问:校舍加固后的抗震级别是多大?
答: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安全加固工程完成后,校舍都将达到至少抗7级以上强震的设防要求。也就是说,当地震低于7级时一般不受损坏;达到7级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高于7级时,不致倒塌,以便将师生的伤亡降到最低。 |